對!
心是偏的沒有錯!


但能不能不要這麼偏?



經過前兩天的實驗與練習,
我知道翔是個需要陪伴、需要被了解的孩子,
翔很聰明,但與他的相處需要磨合。

大人總在不經意間運用所謂的權力來欺壓孩子,
做著這些自以為很正確的管教方式。


我們認為哥哥一定要讓妹妹

我們認為男孩子一定不能哭

我們認為學習就是要專心才能致志




但是看著孩子的學習,
難道只能說出:怎麼又錯了這麼多題?
為何不能說出:很好,已經對了兩題,還有八題,我們一起再算一次。

陪著孩子寫作業,
怎麼只逼著他要專心,什麼是專心?
眼睛向左轉一下、頭向上抬一下,這就是不專心嗎?
在要求孩子的同時,
大人是否有給他一些基本的東西,
像是可以幫助他專心的環境,或是讓他更喜歡作業的方法。




情緒是一個大問題。
就算是已經成人的我們,都不一定能完好地處理情緒,
為何要用這些我們自己不喜歡的方式來逼迫孩子穩定情緒或是立刻安靜?
怎麼可能?

看著翔翔不停地啜泣,
我才發現自己眼眶紅了,
無法用理性而肯定的聲音鼓勵他,真糟糕的我。

其實很多時候,
最開始做錯事情的人並不是翔翔,
或許是妞拿了翔的東西,
可是因為妞妞哭了,
大人就生氣了,
一切的錯都掉在翔翔的身上了。

他只是一個孩子,要如何承受這麼恐怖的東西?

孩子的聲音很微弱,
在他想奮力為自己解釋的時候,
或許他真的有些什麼事情想告訴大人。

是理由也好,是辯解也好,
聽這一段話的時間或許只是不重要的兩分鐘,
但不聽這一段話,將造成孩子心裡莫大的負擔以及親子距離的加大

我們,應該冷靜下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而不是一味地告訴孩子:就是你的錯,你要道歉,你要乖乖。



孩子最無能為力的時候
就是與大人對抗的時候,
尤其是與自己最親愛的爸爸媽媽或家人對抗時,
他的心裡正在被拉扯,
被當個乖乖牌及勇敢表達中拉扯。


我想沒有任何人希望孩子變成冷落、孤僻、偏差的個性吧!
那最消極的方法就是不要阻止他說明他的想法,
而最積極的方法就是鼓勵他勇敢提出心裡所想的事情。






也許有人會覺得,
因為我是一個旁觀者,
所以可以講得如此輕鬆。

錯了,
打這篇文章,我的心情很低落。

手指不停敲擊著鍵盤,
腦海裡出現剛剛鐵門旁的情景,
眼眶一直又紅又熱又流淚。

或許我不應該在這裡放馬後炮,
應該在十分鐘前的吵架,就要介入,
將情緒近乎崩潰的翔帶離讓他不開心的環境。
但問題似乎又回到原點,
二十年來不變的事實是我是家中最小的,沒有權力去干涉所謂的管教,
(看吧!這種心靈上的監獄是永存不朽的。)


如果,只是如果,
有下一次的話,
我要看準時機介入,
讓孩子心靈上的傷害減到最低。



加油!

更肯定三秒鐘按鈕的重要

很多時候,
記得按下三秒鐘的按鈕,一切都會不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成小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